第九百二十八章 惨不忍睹的解围战
第九百二十八章 惨不忍睹的解围战 (第2/2页)然而,由李纲直接统领的军队只有一万多人,其余部队都由各将分统。这些部队,实际都听命于东京汴梁城中的枢密院,也就是由皇帝陛下亲自指挥。
为了防止军中大将领兵造反,宋朝的军制就是让各军互不统属,都听命于千里之外的皇帝陛下。
也就是说,由代表皇帝的枢密院下发木图和军令,遥控指挥前线部队何时进军,向何处进军。
战场形势瞬息万变,在没有无线电等现代化指挥手段的古代,必须授权给一线的统兵大将。
面对灵活机动的强敌,宋朝这种呆板的指挥体系怎么可能打胜仗?
名将种师中就是被千里之外的枢密院逼着进军,才导致陷入重围,全军覆没的。
在通讯手段落后的时代,几路大军齐头并进的战术很容易因为协调不一致而被各个击破。
宋军的前两次救援太原府城战役,都是被金军各个击破的。但赵桓君臣毫不汲取教训,再一次指挥宋军三路并进。
李纲被迫领兵出征后,于靖康元年六月二十七日从京师出发,七月初抵达河阳孟州城,在孟州休整十余日后,进入了孟州东北的怀州。
金军侦得宋军的动向后,完颜银术可将军队收缩回了太原府城下,准备等着宋军杀向太原,再对宋军各个击破。
因此,怀州的李纲军顺利收复了无兵把守的隆德府。
尔后,宣抚副使刘韐、制置副使解潜、察防使张灏、勾当公事折彦质、都统制王渊、折可求、张思正、王以宁等将齐聚隆德府,出席由宣抚使李纲主持的军事会议,约定以七月二十七日诸路进兵,在太原城下包围金军。
按照朝廷的安排,宋军进兵部署围绕太原城呈扇形状展开。
太原以东的平定军、辽州两路,由刘韐、王渊领兵。
太原以南的威胜军路,由解潜、折彦质领兵,同时范琼率山东兵屯南北关间。
太原西北的汾州路,由张灏、折可求、张思正、王以宁等将领兵。其中,王以宁节制的是江浙兵,张思正统领的是闽蜀兵。
名义上,诸路兵马由河北、河东宣抚使李纲节制,实际上,诸将还是听命于朝廷的枢密院。
在隆德府的军事会议上,诸将约定都领军进发到距离太原城五驿之地,再三道并进,同时杀到太原城下相会。
从宋军的参战部队中,就可以看出前两次救援太原城的惨败让宋军损失多大。
折可求、刘延庆、种师中、姚古等将的大败,将宋朝河东、陕西的西军野战主力消耗一空。
如今宋军居然要靠山东、江浙、闽蜀等地调来的军队上阵了。
要知道,这些地方的禁军早就烂得连梁山强盗、方腊反贼都打不过了,怎么可能是金军的对手?
并且,第三次太原解围战的兵力分布和进军路线,与第二次太原解围战相差无几,不过是换了将领领兵而已。
赵桓君臣,包括宣抚使李纲的军事指挥能力,真是让人惨不忍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