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章:新天地
第三十章:新天地 (第1/2页)不可思议,难以描述。
李天澜暂时还不能理解刀的全部含义,但仅仅是他在谈话中理解的一部分,就已经足以让他心潮起伏。
轮回宫没有所谓的根基和总部,在最初成立的时候,她建造的就是一个真正的微型社会。
李天澜低头看着手中的名单。
这份名单并不长,但具体到某个领域,上面的每一个名字,都堪称是大名鼎鼎。
高官,将军,豪门,学者,明星...
应有尽有。
这是各自领域中军师可以影响得到的核心人员。
是影响。
而不是控制。
盟友模式...
李天澜认真的思索着这四个字,一时间竟然觉得越是深思就越有味道,他又看了一眼手里的名单,良久,才点点头,轻声道:“天才的创意。”
“创意并不出色,难点在于资源。”
军师语气平静道。
“你做的很好。”
李天澜缓缓道,他的声音很厚重。
这不是表扬。
而是钦佩。
“如果我是你,我做不到。我相信就是王天纵也做不到。”
“因为我是军师。”
军师沉声道:“我很清楚自己的位置,也明白我想要什么,更清楚刀不是属于谁的东西。”
他顿了顿,摇摇头,自嘲一笑道:“这么多年,战战兢兢,如履薄冰,嘿...真是累了。”
“辛苦。”
李天澜的目光在眼前的名单上游移,思考着所谓的刀。
军师说难点在于资源。
但他少说了一种东西。
或者说是品质。
那就是绝对的理智,或者说是克制力。
对于李天澜而言,这是一个难题,或者说,他并不是很喜欢这种所谓的盟友模式。
一个确实能够发挥影响力但却又虚幻的近乎不存在的庞然大物,不同于集团,不同于国家,没有具体的组织结构,能够确保这种组织的生命力的,从来都不是权力,而是克制。
李天澜一时间无法评价这种模式与集团到底谁更有优势。
集团的人员凝聚,立场明确,有大局,进退之间都清清楚楚,所有人在集团里都可以找到一个明确的方向。
而盟友模式不需要这些,这种模式在最开始的时候就显得无比赤裸,相互利用,你可以给我什么,我可以给你什么,一切都清晰了然,这里谈不上所谓的忠诚和立场,有的只是义务,但这种松散的模式却可以在各大集团内部都发出明确的声音,形成清晰可见的力量,而且并不会引起太多的警惕,这无疑是最适合轮回宫的模式。
而军师作为持刀的手,在过去很多年的时间里只是默默的发展,从来都没有试图去控制过任何资源,也正因此,刀可以影响的范围越来越大,但也只能说是影响,而不是控制。
这种模式,容不下任何强行想要控制什么的野心。
李天澜看着眼前的名单。
这可以说是刀的核心。
军师不能控制他们,但身为刀的重要盟友,军师把这份名单交给他,已经可以证明他能对名单上这些人施加很大的影响力。
李天澜不否认这些人能给他的帮助。
但是他不喜欢这种无法掌控的局面。
他做不到军师这般理智,所以当他接管这个组织的时候,在权力集中的过程中,这个势力必然会缩水,而且是相当程度上的缩水。
“我不太喜欢。”
李天澜敲了敲眼前的名单,直言不讳道:“不确定性太多。”
“我能理解。”
军师点点头:“但这是最好的模式。”
“这个组织,你能掌控多少?”
李天澜问道。
“我没有试图掌控过,他们是盟友,不是下属。殿下,换句话说,这个模式,放在各大集团,其实都是有效的,集团内部的各个议员,甚至李氏,都可以说是集团的重要盟友,而他们一手提拔起来的高官,则是他们的一个个核心圈子,这个圈子有无数的资源和利益,于是最终形成了越来越大的圈子,先是盟友,然后是盟友的核心圈子,最后是被辐射的一些领域,这些全部加起来,就是集团。”
“而这样的集团有六个,也就是说六个圈子,于是就形成了如今的中洲。”
军师无奈开口道。
“但这不是集团。”
李天澜敲了敲名单:“这是刀。”
“这不重要。”
军师苦笑一声:“每一个集团,都是无数利益纠葛,并且经过漫长的时间,一代一代人的默契最终形成的。刀明确了每一个盟友的义务,看起来有些赤裸,结构也很松散,但我们却等于是将形成集团的过程缩短了很多倍,它看起来不伦不类,但当运作起来的时候,发挥出来的作用是一样的。”
“如果我要求你尽可能的在组织内掌控一些资源呢?你可以掌控多少?”
李天澜看着军师的眼睛,缓缓问道。
军师认真的看了他一眼,沉默了很长时间。
“我找人做过一个笼统的模型,嗯,找了很多人,一些社会学家,心理学家,金融专家,等等等,这涉及到了很多东西,金融,人际关系,心理,政治,法律...这个模型在你出现的时候就开始做了,但直到不久前我才收到一个粗略的版本,如果我现在打破刀的结构,开始集中权力的话,我们大概需要五到十年的时间,在有豪门集团全力配合的情况下完成转型,最终大概可以保留组织现有的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的实力,就算是最乐观的估计,我们可以直接掌控的力量也不会超过百分之七。”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