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点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零点看书 > 走进不科学 > 第六百二十七章 瞧瞧我们发现了什么?(下)

第六百二十七章 瞧瞧我们发现了什么?(下)

第六百二十七章 瞧瞧我们发现了什么?(下) (第2/2页)

「诸位同志,不知道你们对盖尔曼先生和奈曼先生在今年年初提出的、用强相互作用的SU(3)对称性来对强子进行分类的八重法是否了解?」
  
  「八重法?」
  
  一旁的老郭闻言微微一怔,旋即便想到了什么,回忆着道:
  
  「就是那个对不同的粒子赋予不同的奇异数、将八个粒子联合一起形成一个稳定状态的方法?」
  
  「如果我没记错的话.....我们从贵德县取回来的那批外文文献上,就有关于这个概念的论文。」
  
  朱洪元朝老郭点了点头,说道:
  
  「没错,就是那个方法。」
  
  「郭工,我们原子能所在今年2月份就得到了这篇论文,当时根据组内成员的讨论,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概念。」
  
  「于是我们基于这个想法进行了自由探讨,最后大家得出了一个....唔,有点类似洋葱一样可以一层一层被剥离的模型。」
  
  「咱们华夏文化里不是有个元的概念嘛——比如说人有元气啥的,所以我们就把这个模型叫做了元强子。」
  
  早先提及过。
  
  老郭他们当初取回来的外文文件足足有一个铁箱那么多,这些资料的积累存在一个时间跨度,也就是满了一定数量才会「发货」。
  
  因此这些资料虽然珍贵,但却少了一些时效性。
  
  而朱洪元他们的原子能所位于首都,通过毛熊一些零零散散的关系及时拿到一两本期刊还是没啥难度的。
  
  所以在老郭他们收到外文期刊之前,朱洪元他们就已经看到过了盖尔曼的那篇论文,甚至还进行过了头脑风暴。
  
  八重法。
  
  这是盖尔曼在今年年初的时候,根据对称性思想提出的一个强作用对称性的理论。
  
  他指出强相互作用的粒子应满足SU(3)对称性,在数学上对应的是SU(3)群。
  
  考虑到某些笨...咳咳,奔着掌握知识来的同学的阅读需求,这里再简单解释一下几个群的概念:
  
  在粒子物理中。
  
  SU(1),SU(2),SU(3)这三个群是必须要掌握的基础。
  
  SU(1),SU(2),SU(3)在数学角度来看都是李群,从物理角度来看是是对系统施加一种变换,让系统在这种变换下具有某种不变形。
  
  这三个群在数学上作为李群都是自己的几何结
  
  构,可以想象它们都是光滑的几何体,有自己的维数。
  
  这个维数在数学角度来看是切空间的维数,可以具体地计算出来,例如SU(2)是3维的,SU(3)是8维的。
  
  这个维数有非常明确的物理意义,就是在相互作用中媒介子的维数,或者说媒介子的种类。
  
  例如电磁相互作用的媒介子只有一种就是光子,于是可以它对应的规范场就是U(1)。
  
  而弱相互作用的媒介子有三种+,-,Z,于是就可以推测它对于的规范场是SU(2),因为SU(2)是3维的。
  
  也就是.....
  
  电磁力对应U(1)群,弱相互作用力对应SU(2)群,强相互作用力对应SU(3)群。
  
  而SU(3)群中呢,又有一个8维表示,也就是八个生成元。
  
  所以八重法就是指每8个有类似性质的粒子能填入SU(3)群的8维表示中,它把有相近性质的强作用基本粒子分成一个个族,并认为每个族成员应有8个。
  
  粒子物理中的什么介子八重态啦、重子八重态啦都是八重法的范畴,后来还拓展到了十重态。
  
  所以你看到的X子X重态,本质上都是八重法的衍生。
  
  当然了。
  
  眼下这个时期八重法的争议性还很大,因此很快便有专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:
  
  「SU3群?洪元同志,按照你的意思,所谓的元强子不是一个两个,而是八个?」
  
  「如果有这么多的所谓元强子存在,那么CP破缺性质要如何解决?——最简单的一个问题,在这种情境下,同态映射的核在数学上岂不是得是二对一了?」
  
  开口的这位学者叫做王竹溪,也是一位华夏知名的物理学家,华夏第一批学部委员。
  
  不过王竹溪之前工作的方向主要偏教育端,和朱洪元的交集并不算深。
  
  听到王竹溪的疑问,朱洪元却微微笑了笑:
  
  「竹溪同志,你的这个问题我能解答。」
  
  只见他从一旁的桌上拿起了纸和笔,飞快的在桌上边写边解释了起来:
  
  「竹溪同志,同态映射的本质其实就是幺正矩阵的映射验证,只要能证明SO(3)群的元素都可以映射到行列式为1的2X2矩阵D1/2(α,βγ)上就可以了。」
  
  「根据SU(2)群和SO(3)群的定义,SO(3):={O∈GL(3,R)|OTO=13,det(O)=1},SU(2):={U∈GL(2,C)|U??U=12,det(U)=1}。」
  
  「接着找一个三维矢量vv=(v1,v2,v3),可以利用泡利矩阵将其映射成一个22无迹厄米矩阵,即vv→rr=viσi=(v3v1??iv2v1+iv2??v3),这个映射的逆映射为vi=12tr[σirr],并且有det(rr)=??|vv|2,以及12tr(rr2)=|vv|2......」
  
  「这个无迹厄米矩阵可以表示SU(2)群上的代数,那么SU(2)群在这个代数上的伴随作用为rr=urru??.其中u∈SU(2)......」
  
  「那么诱导出一个在三维实矢量空间的表示,v′i=12tr(σirr′)=12tr(σiuσju??)vj,v′i=Rji(u)vj,因此,Rji(u)=12tr(σiuσju??).......」
  
  「如此一来,只要证明R(u)∈SO(3)就行了,我们的思路是......」
  
  看着洋洋洒洒大书特书的朱洪元,徐云的脸上也忍不住露出了一丝微妙。
  
  这算是巧合吗?
  
  要知道。
  
  后世华夏量子场论中有关群论在同态映射方面的证明,主要的「操刀者」正是朱洪元来着.....
  
  不过朱洪元编译那套书的时间是在八十年代中期,如今看来很明显,这又是一个因为国际封锁而被埋没的成果。
  
  十多分钟后。
  
  在众人的注视下,朱洪元写下了最后一段话:
  
  「根据核空间的定义,这个同态映射的核为H={u∈SU(2)|R(u)=13},因此,要求urru??=rr,对于任何rr均成立。」
  
  「根据Schur引理可知,u=λ12,其中λ是一个常数,又因为det(u)=1,因此λ=±1.由于R(u)=R(??u),且这个映射的核为{12,??12},由此可证,这个同态映射在数学上是二对一的。」
  
  「.......」
  
  看着面前的这份计算结果,王竹溪也陷入了沉默。
  
  朱洪元居然真推导出来了?
  
  而且看这情况,他似乎很早之前便有了具体的计算思路?
  
  不过在安静了小半分钟后,王竹溪还是忍不住摸了摸下巴,说道:
  
  「洪元同志,我不是有意在抬杠啊,只是咱们是搞物理研究的,单纯在数学结果上推导成立,似乎还有些不太够吧?」
  
  「如果没有更加清晰的实验结果,我还是对你的这个元强子模型保持意见。」
  
  听闻此言,朱洪元的脸上也露出了些许难色。
  
  他自然知道王竹溪不是在针对自己,毕竟数学和物理确实是两个学科。
  
  虽然有个词叫做万物皆数,但这个本质其实是逻辑自洽,只是数学也符合逻辑自洽罢了。
  
  至少目前来说,朱洪元确实没有足够的证据能够支撑自己的理论。
  
  然而就在现场有些沉寂的时候。
  
  众人不远处的某张桌子上,忽然响起了一道声音:
  
  「啊咧咧,好奇怪哦......「
  
  .....
  
  注:
  
  深夜网吧码字,隔壁一大哥把鞋子袜子全脱了光着脚(没啥味道也没翘到桌上),我犹豫了一会儿碍于个人形象还是没这样做.....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反派boss:从东方不败开始 诸天从莽荒雪龙山开始 洪荒紫微帝君 逆袭1988 金圣祖 我的透视超给力 我真是服了你这个老六了 拜见君子 姜爷心尖宠她从乡下来 如果现实游戏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