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3章倒行逆施,陈家称帝
第173章倒行逆施,陈家称帝 (第1/2页)“华夏能渡此浩劫,全仰仗国师您了!能得您相助,是华夏之幸,帝都之幸,万千百姓之幸啊!”!
“陈家主不必如此。”
“救黎民于水火,本就是老衲修行之本意,阿弥陀佛!”
普渡慈航双手合十,慈眉善目。
这是一座气魄恢宏的庙宇,盖得古色古香,庄严肃穆,这大庙,墙壁绘有高深的佛家铭文,檀香袅袅,木鱼回荡,普通人初闻初见,怕也可窥得一丝佛法之精妙。
大庙雄伟壮丽,屋顶上各种颜色的琉璃瓦,在阳光照耀下鲜艳夺目,大庙的主体建筑共九层,正殿由八十一根抱不拢的朱红色石柱支撑。无论何时,殿中都是灯火通明,光彩夺目。
这庙名为慈航寺,是帝都为华夏国师普渡慈航专门修建的。
普渡慈航佛法高深、乐善好施,言出法随、有求必应,一直以来,帝都的达官贵人都对普渡慈航推崇备至。
普度慈航医好了不少身患绝症的华夏高官,没有患病的高官,普渡慈航也可以助他延年益寿,要不然,普渡慈航凭什么以一外来人身份身居华夏高位。
“国师?”
陈新国见普渡慈航不再出声,似在假寐,忍不住轻声呼唤。
“我前几日跟国师说的事,不知道…”
陈新国紧张的手心冒汗,他身高八尺,年约五十,本不至于此,但奈何这件事太过重要了。
“可,时机已经成熟。”
普渡慈航面白无须,古相庄严,他不说话,陈新国也不敢催促,过了一会儿,普渡慈航睁开眼,说出了让陈新国心头大喜的话。
“我明白了,国师。”
陈新国如释重负,不再多言,他念了了声佛号,转身离开了大殿。
普渡慈航看着陈新国离开的背影,嘴角含笑,似欣慰,更似带着一丝不明的意味。
大殿外的天气格外晴朗,天空澄碧,纤云不染,远山含黛,和风送暖,浅蓝色的天幕,像一幅洁净的丝绒,镶着黄色的金边。
陈新国背着手,步伐愈发轻松,他慢条斯理的走下大殿,往日威严万分的国字脸都带上了一丝柔和。
穿着考究的的男秘书夹着公文包,手提一堆文件小跑着来到了陈新国身旁,他刚要汇报,陈新国摆了摆手,示意他等下再说。
“家主……有必要过问这普渡慈航的意思吗?”
随着二人乘上一辆黑色商务,年轻的男秘书才忍不住道。
“你说呢?跟我这么久了,你还是没点长进……”
陈新国用手指敲了敲车的扶手,另一位年轻艳丽的女秘书为他点上了雪茄。
“现在不比以往,新世界,力量还是很重要的,帝都之所以能安然度过末世大劫,全仰仗那普渡慈航,他有多大本事,我现在也没有摸清。”
陈新国对男秘书解释道,说是解释,更像是说教。
“知道了,大伯……”
男秘书低头认错。
“你要不是我侄子,我也不至于把你放在身边每日敲打,陈家和华夏的未来,终究是在你们年轻人身上。”
陈新国想起了他的二弟陈新华,忍不住叹息。
他兄弟五人,或是天资聪颖、或是心狠手辣,不是雄才大略,就是枭雄之资,他陈家能从普通将门之后成长为华夏的庞然大物,离不开他兄弟五人的苦心经营。
他二弟的才能和手段均不逊色于他,却在末世初期早早折在了奉天市。
“盖聂和秦武阳出发有一阵了吧。”
听到此言,陈方凯精神一阵。
“大伯,已是半月有余。”
“方凯,你放心,这盖聂与秦武阳皆不是易与之辈,他二人合力,那姬龙城在劫难逃。”
“二弟的仇,我陈家必报!”
“可是大伯,这二人出发后正值天变,世界扩张、路途遥远、地貌大变、怪物横生,他二人虽武力超群,但没有国师庇佑,恐怕……”
陈方凯忧心道。
他不过是一个不受重视的私生子罢了,对陈新华这个父亲谈不上什么感情,但无论如何,他装也要装出一个父慈子孝的模样来。
“无妨,你要相信那二人。”
陈新华不再讨论这个问题,反而拉下车窗,对着窗外的百姓挥手,表现出尽量亲民的一面。
商务车穿行在大街上,不时有记者和百姓拿出相机拍照,陈新国出行,自是带有全套的后勤团队的,那拉开的警戒线,将主干道和普通百姓界限分明的隔离开。
干道两旁高楼林立,商铺整洁,人群熙来攘往,热闹非凡,这一切,和末世前没什么区别,很难相信,这是末世爆发后的帝都。
谅姬龙城想破脑袋也想不到,在末世爆发后,世间竟存在千万人口的雄伟巨城,和帝都比,他奉天市幸存的那十万人口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。
在帝都,物资充盈、生活优渥,上班的上班,上学的上学,可能工作和学习的内容和以往有所区别,但这一切,无不彰显着帝都的强大和底蕴。
帝都的繁华,一大半是仰仗普渡慈航的,若不是普渡慈航的须弥纳芥子,单单上次的天变,就够帝都人口减少九成了。
走了半个时辰,陈新国来到了自己的府邸,这府邸不大,外表庄重但不奢华,也符合陈新国高级政要的身份。
回到府邸,陈新国立刻召集他这派系的高官前来议事,这个装潢豪奢的私人会议室,立刻就挤满了十多人,其中一大半,是担任高官的陈家族人。
“其他几家怎么说?”
陈新国坐在主位上,听着手下和族人的工作汇报。
“关于家主称帝的事……其他几家是同意的。”
“但他们有条件……”
“他们说,我们恢复帝制,由资本主义社会再次进入封建社会,是倒行逆施,帝都的百姓是不会同意的。”
“他们七家承担的压力很大……”
陈新国眉头一皱,对方说同意又说困难,恐怕是要准备狮子大开口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